匈牙利新导报7月12日报导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
对此仲裁结果,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调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反对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
中国国防部也表态:不论仲裁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不论仲裁结果如何,中国军队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威胁挑战。
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发表声明(全文附后)。
所谓的裁决结果也点燃了全球华侨华人的怒火,请听他们的声音——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校长助理洪风
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五人临时仲裁庭,并没有管辖和判决的权利。同时,仲裁需要双方接受才可以进行,而中国一直持反对立场,即使作出了“裁决”,仲裁法庭也没有执法权力。
知名华人学者、国际政治学教授俞力工
南海问题事涉主权,联合国海洋法法庭所设的临时仲裁庭,根本无权做出裁决。如今仲裁庭跨越海洋法的一般性技术问题,越俎代庖直接审议南海岛屿主权问题,在霸权的直接干预之下才有可能。仲裁庭做出的任何决定,中国都应当视若无睹。
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中菲南海争议超出了国际仲裁庭的管辖权,它作出的任何裁决都是无效的,中国决不接受,全非洲华侨华人决不答应,国际社会也不会予以承认。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原总会长黄汉良
菲律宾申诉国际法庭的判决是徒劳的。我们支持中国的立场,一切争端由双边谈判解决。作为大马人我们虽然是东盟国家的一份子,可是我们帮理不帮亲。
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名誉理事长庄前进
菲律宾的华人华侨不希望中菲两国的友谊因为南海问题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家更希望把两国的友谊延续下去。华侨们期盼两国采用友好谈判的方式,拿出倡导“和谐”的方案来把南海问题解决好,当然,方案的前提是尊重中国对于南海的主权。
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许中荣
菲中两国有着千百年来友好的往来历史,南海争端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我们坚信菲中关系的未来是美好的。无论地缘或是血缘,两个国家都是拆分不开的,两国是世代的睦邻,并且菲律宾有着几百万的华侨华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美国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
美方是域外国家,这个身份不应该干扰南海的局势。中国与菲律宾等国之间的矛盾属于双边关系范围。尤其是美国加大对南海的军事介入,更加剧了南海不安全氛围。
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张昭和
美国“重返亚太”总要找一些理由,南海争端为美国加强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提供了机会,而阿基诺政府恰恰中了这个圈套。南海仲裁案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政治的“把戏”,新一届菲律宾政府应该很清楚,所谓的仲裁对菲方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饶兆斌
任何第三方的参与都将毫无疑问地使原本复杂的南海问题变得更为糟糕。各方现在所需要的是平静和理性地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的协商,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关问题的框架,用于解决未来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
更多的声音正在汇聚。中国政府的正义立场不仅得到了全球华侨华人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也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对仲裁庭歪曲事实、操弄法律的不满。根据公开报道,截至7月11日,已有约70个国家明确表态支持中国。
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通过《多哈宣言》支持中国南海立场
海内外中华儿女拥护祖(籍)国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
此刻,无论故土他乡,无论山水相隔,全球华侨华人的心都与祖(籍)国同在。我们坚信,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模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人民绝不会允许过去的屈辱哪怕在局部重演。
延伸阅读:
外交部郑重声明:裁决无效,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一、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共和国时任政府单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提起仲裁。2013年2月19日,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此后多次重申此立场。2014年12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指出菲律宾提起仲裁违背中菲协议,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违背国际仲裁一般实践,仲裁庭不具有管辖权。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的裁决。中国政府当即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上述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
二、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目的是恶意的,不是为了解决与中国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菲律宾提起仲裁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一是菲律宾提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有关事项也必然涉及中菲海洋划界,与之不可分割。在明知领土问题不属于《公约》调整范围,海洋划界争议已被中国2006年有关声明排除的情况下,菲律宾将有关争议刻意包装成单纯的《公约》解释或适用问题。
二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侵犯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程序和方式的权利。中国早在2006年即根据《公约》第298条将涉及海洋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军事和执法活动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出《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三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中菲两国达成并多年来一再确认的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双边协议。
四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在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作出的由直接有关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有关争议的承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了《公约》及其适用争端解决程序的规定,违反了“约定必须遵守”原则,也违反了其他国际法原则和规则。
三、仲裁庭无视菲律宾提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错误解读中菲对争端解决方式的共同选择,错误解读《宣言》中有关承诺的法律效力,恶意规避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的排除性声明,有选择性地把有关岛礁从南海诸岛的宏观地理背景中剥离出来并主观想象地解释和适用《公约》,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明显错误。仲裁庭的行为及其裁决严重背离国际仲裁一般实践,完全背离《公约》促进和平解决争端的目的及宗旨,严重损害《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严重侵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和《公约》缔约国的合法权利,是不公正和不合法的。
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反对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
五、中国政府重申,在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将继续遵循《联合国宪章》确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包括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坚持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
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一、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为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编写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和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以及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决定》等系列法律文件,进一步确认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三、基于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长期历史实践及历届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根据中国国内法以及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
(一)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二)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三)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四)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中国上述立场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四、中国一向坚决反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非法侵占及在中国相关管辖海域的侵权行为。中国愿继续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中国愿同有关直接当事国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的临时安排,包括在相关海域进行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五、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愿与其他沿岸国和国际社会合作,维护南海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和畅通。
放眼南海,蓝色的波光是温柔的倾诉,矗立的航标灯照亮着和平的方向。祈愿我们的南海,一直如此美丽,安详。
(来源:中国侨网)